假说 还是事实?——走出信息茧房的迷思
日期: 2024-02-01 09:40:32

2006年,美国法学家桑斯坦用“信息茧房”一词描述“这样一种交流环境:只包含我们选择的、让我们感到舒适和愉悦的信息”,以此提醒世人警惕网络时代信息过滤机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。与此同时,桑斯坦亦坦言:“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段内,我所言不应被视作关于个人信息选择特征的实证论断”。由此可见,“信息茧房”是桑斯坦基于技术批判视角所提出的假说,而非事实。

  “信息茧房”效应提出后,引发一大波追随研究。《信息茧房学术场域偏倚的合理性考察》一文发现,相当多的研究略过求证阶段,直接将“信息茧房”假说等同为事实,大谈特谈“信息茧房”的产生机制、媒介平台的表现、“信息茧房”的影响等等。

  仅有少量研究将思考的第一落点置于论证“信息茧房”假说是否成立上。迄今为止这部分研究不仅并未令人信服地证实“信息茧房”假说是成立的,而且其设计框架本身存在“概念混淆”“用单一平台替代全平台”“用静态时点观念取代流动变化着的观念”等局限。由此可见,后继研究者也并未完成从假说到事实的论证,迄今为止,“信息茧房”仍应被视为假说。

  不过,从现实来看,直接将“信息茧房”假说视为事实,进而产生算法恐慌的情况并不鲜见,原因何在?表层原因可能在于,“信息茧房”的表达是一种很形象的比喻,给人较大的想象空间,容易引发大家对技术使用的担忧;深层原因则在于,普通公众在使用“信息茧房”等抽象概念时,倾向于使用丹尼尔·卡尼曼在《思考,快与慢》一书里所言及的直觉思维系统,而非擅长逻辑思维的深思熟虑系统。

  他们的直觉反应一般是:我的确倾向于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来接触,平台亦会基于对我偏好的洞察,推送我喜欢的信息,那么,我就是那只被困在“信息茧房”中的柔弱“蚕蛹”,“信息茧房”就是客观事实……实际上,即使个性化选择的确存在,也并不意味着“信息茧房”效应就是客观事实。由个性化选择为“真”,推论“信息茧房”为“真”,存在逻辑上的跳跃。

  不过,即使“信息茧房”只是假设,社会公众仍希望算法平台公司未雨绸缪,主动出击,以避免专家预言的技术负面效应一语成谶。

  社会对算法平台公司的具体期待与其对自助餐厅的期待颇为相似。先看社会对自助餐厅的期待。一方面,从服务用户角度看,自助餐厅应提供营养多元的丰富菜品,以免顾客遭受无可选之项的不自由;另一方面,从社会责任上看,自助餐厅应对虽营养丰富、但可能不太合大众口味的食物做特殊处理,比如将其摆放在顾客容易接触到的位置、与其他受欢迎食物混合烹制、赋予色香形的吸引力等,借此提高它们被顾客选择的机会,提升顾客饮食健康程度。

  同样道理,社会对算法平台公司的期待亦包括:首先,提供丰富多元的信息菜单,更好地满足用户多元需求。尽管总体上看,“信息偏食”的用户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已有立场、观点、态度相一致的信息,但是桑斯坦亦坦言“人们喜欢看挑战他们观点的信息,而不仅仅是符合他们口味的信息,这一现象每天都在被证明。”既然用户对 “口味”之外的“偏轨信息”存在潜在需求。从服务用户角度看,平台公司有提供丰富多元“信息菜单”的义务。

  其次,“助推”信息偶遇,引导用户突破认知边界。目前来看,在“助推”信息偶遇、引导用户突破认知边界方面,算法平台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,譬如短视频平台推出“兴趣探索”机制、设置自主管理个性化推荐之功能等。

  算法推荐是新兴事物,“助推”信息偶遇亦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“新”课题,社会对平台公司的期待更高,因此平台公司需要进一步基于对用户信息消费行为特征的深度洞察,运用巧思,提升“助推”用户信息偶遇、引导用户突破认知边界的能力,最终实现技术向善、与社会共赴美好未来。(丁汉青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)

Copyright © 2024 - 2024 cnktyj.com All Rights Reserved. 国家规划重点课题网 版权所有  ,